《大道帖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之一,传为唐代摹本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帖虽仅存“大道久不下,与先未然耶”十字,但笔势纵逸流畅,展现了王羲之“一笔书”的独特风格,字间连绵不绝,如行云流水,堪称其晚年草书艺术的精髓。
关于《大道帖》的流传,宋代《宣和书谱》已有记载,明清时期经项元汴、梁清标等鉴藏家递藏,乾隆时入内府,成为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珍品。历史上曾被认为是王献之作品,但学者据笔法特征考证,更接近王羲之晚年书风。其内容或为书信残句,虽文意难考,但线条的韵律感和空间布局的虚实变化,深刻影响了后世草书发展。
此帖作为王羲之存世罕见的草书遗迹,不仅印证了唐代孙过庭《书谱》对其“不激不厉,风规自远”的评价,更为研究晋人书法提供了重要范本。其艺术价值超越文本内容,成为书法史上“韵胜度高”的经典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