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瓌(活动于10世纪)是五代时期契丹族画家,以描绘北方游牧民族生活见长,其传世名作《卓歇图》卷生动记录了辽代贵族狩猎间隙的休憩场景。此画绢本设色,纵33厘米,横256厘米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,展现了契丹可汗与随从们解鞍饮宴、乐舞娱兴的场面,人物神态各异,马匹、器物刻画精细,反映了辽代“春水秋山”制度下的狩猎文化与民族交融。
《卓歇图》得名于契丹语“卓歇”(意为立帐歇息),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。画中契丹人髡发、左衽的服饰特征,与《辽史》记载相符;而随从捧持的“鸡冠壶”等器物,更成为研究辽代物质文化的图像证据。该作在清代被收入《石渠宝笈》,乾隆帝题跋考订为胡瓌真迹,近现代学者则多认为系宋人摹本,但仍保留了五代辽画的风貌,是现存最能体现“番马画”传统的作品之一。
作为民族艺术交融的典范,《卓歇图》不仅填补了辽代绘画史的空白,其“人马先画,后施众色”的技法,更影响了后世李公麟等白描大家,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。
大布新人lv0先锋者
已实名
赞👍